明知道自己听力不好,你确定还要熬夜吗?0971

时间 :2021-05-29点击 :栏目 :听力课堂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以及噪音、污染、用药不当等原因,致使耳疾和听力障碍日益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交际的一大困扰。长时间生活或工作在高噪声的环境下、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这样将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居住大都市的人每天被路上来往的汽车鸣笛声吵得难以入睡, 第二天还要工作,不仅自己身心觉得很疲惫,还容易导致注意力下降,工作出现差错,严重的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很多人会选择使用隔音耳塞来隔绝噪音,到达安静睡眠的目的。
       可能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
      听力损伤是现在社会的一种多发病,很多时候听损的发生就是因为我们对于自己的耳朵爱护不够,助长生活中不良习惯的滋生,从而导致听力出现问题,甚至是重度听损。嘈杂的噪音、过大的精神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是造成中青年人群突发性听损的几大元凶。
     噪音易夺走听力,这类受害者较多的是工人。如纺织、服装、钢材等行业占不小比例。这些企业生产车间的噪音一般都较大,工人长时间地置身其中,如果不注意调节和休息,很容易引发突发性听障。
      精神压力过大是听力“丢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以前,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致突发性听障的多是40岁以上的人,如今已向中青年人群蔓延。他们都有较强的竞争心理,精力常处于透去状态,长时间紧张疲劳而得不到休整,就容易引发突发性听障。
      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导致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一些人们常犯的生活坏习惯:
1、 总是拥有坏心情的人很容易出现听力疾病,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以及过度劳累的人也很容易出现突发性听损;
2、 频繁挖耳朵很多的人觉得挖耳朵很舒服,殊不知频繁挖耳朵也容易诱发听力问题,人的耳部皮肤很是脆弱,当挖耳朵一不小心时就会导致鼓膜穿孔,出现听力损失;
3 、长时间戴耳机会导致耳部缺氧,尤其是在嘈杂的环境中,将耳机的声音放大,最容易伤害听力造成噪声性听损;
4、 患有邻近器官疾病不愿意积极治疗的,有些患者首先发病的并不是耳部而是临近部位,比如说鼻炎,感冒等等,这些疾病很容易侵犯到耳部,导致听力下降;
5 、长期的抽烟,酗酒,熬夜者也容易引发突发性听损
      另外,因中耳炎引起的听力损失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应酬较多的年轻人,生活无规律,压抑的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容易导致内耳痉挛,出现神经性听损。由此我们了解到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危害是很严重的,一旦听力出现问题或者听损势必会干扰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一定要及时纠正和改进。关注自己的健康,关注听力。避免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听力障碍。
      突发性听损
      突发性听损,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发病时多伴有耳鸣,部分患者伴有眩晕,是耳科常见病之一。突发性听损有的可很快查清病因,有的则长期难以查明病因。
      突发性听损有自愈倾向,一部分患者可自行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治疗前听力损失严重、伴有眩晕等是预后不佳因素。儿童和老人的听力恢复较其他年龄组差。治疗开始的时间对预后也有影响,一般在7-10天内开始治疗者,效果较好。
      由于突发性听损病因尚不明确,并无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作为一般性的预防,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
2 勿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悦
3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减少烟、酒、咖啡等带来的刺激
4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对于已经患突发性听损并且治疗后患耳仍然不具有实用听力水平的患者,除上述建议外,还建议特别应该保护健侧耳:
1 、避免接触噪声
2、 避免耳毒性药物
3、 避免耳外伤和耳部的感染
      连续熬夜可致听力损伤
      近年来,突发性听损患者有年轻化趋势。煲电话粥、K歌、通宵打麻将等流行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一些人通宵玩网络游戏、无节制地泡吧蹦迪、打麻将,使得很多人的睡眠严重不足。而睡眠不足易使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造成内耳供血不足,对听力有极强的杀伤力。时下mp3、mp4、视频聊天、电话耳机、戴耳机听音乐、煲电话粥、K歌、通宵打麻将、熬夜加班 ... 这些新鲜时尚的玩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殊不知,耳膜长时间置于这些声波冲击之下,极易受到伤害。再加上在噪音环境中工作,不知不觉中,不少人的听力严重受损,甚至发生突发性听力损失。
西宁七一路武警医院向东100米 0971-8865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