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氨基糖苷类耳毒性药后,有什么补救措施?

时间 :2021-05-03点击 :栏目 :听力课堂
氨基糖苷类药物,是强大的抗菌药,对需氧的G- 杆菌作用强,对铜绿假单胞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广。
    氨基糖苷类药物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等。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会导致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良反应,如“耳毒性”与“肾毒性”。其中,耳毒性是永久性的,肾毒性却是可逆的。
 
    什么是耳毒性药物?它的定义是什么?
    可引起内耳听觉器官螺旋器,前庭平衡器官椭圆囊斑,球囊斑和3个半规管壶腹嵴结构和功能毒性反应的药物,通称为耳毒性药物;氨基糖苷类药便是其中之一。对内耳毒性的临床表现为:双侧耳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耳鸣为典型症状
 
    氨基糖苷类药的耳毒性不良反应,具有很强的个体性。
   有些人对氨基糖苷类药比较敏感,只用一次的耳毒性药就能引起严重的听力损失;有些患者在使用耳毒性药物后数周或数月以后,才出现听力损失;有些患者在使用耳毒性药物后,并不会出现听力损失。
 
    我们自已到底属于哪一类人呢?用肉眼看,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可有用临床手段圈出易感人群:携带线粒体12S rRNA 1555G突变的家系,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特别敏感,极易导致耳聋的发生。---这个基因,可通过基因筛查确定,利于优生优育。如果确诊携带此易感基因,应慎重选择氨基糖苷类药;有可能只用一次,就引起永久的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
 
      为什么在停用氨基糖苷类药后数周或数月,依然可能出现听力损失呢?
    这是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内耳中心的半衰期很长,可超过30天;当停用此类药后仍可继续导致听力进行性下降;对耳蜗的毒性作用,可持续长达6个月。
 
 
     如果我们没筛查基因,但却又不可避免地使用了氨基糖苷类药,该怎么办呢?方法是有的!@广州爱声听力
     在不同阶段听力检测 是重点!
  1.当接受氨基糖苷类药治疗72小时之内,应该检查全面的基础听力,如纯音测听。
 2.长时间使用氨基糖苷类药治疗,应当每一周或两周检测一次听力。
 3.当停止使用类药物时,应当随访3-6个月,直到听力稳定下来为止。
 4.在使用氨基糖苷类药时,一旦出现听力变化,医生应及时停药或对听力损失的表现采取治疗措施。
  5.在用此药期间与停药后半年内,应避免噪声刺激。
 
 
西宁红十字医院店 0971-8277180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南大街56号(中石花园小区门口助听器)